中国足球,哀歌咏叹调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题是“国足0-1沙特”这场比赛。然而,在比赛开始之前,我们的视线被一个令人心碎的新闻所吸引。那就是年仅18岁的国安青训球员郭嘉璇的离世。
郭嘉璇,一个充满潜力的年轻球员,在随北京足协全运队赴西班牙集训时,遭遇了球场意外,不幸脑死亡。这个消息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们提出了许多疑问,比如比赛录像的下落、郭嘉璇究竟是如何窒息的、以及球员保险等相关问题,但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球场上的意外是无法预料的,但在球场外的悲剧情形却在人间上演。中国足球的悲情历史再次添上了新的一页。在这个国足重磅出击沙特的夜晚,当中国足球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时,我们无法不想到那个已经离我们远去的郭嘉璇。他和那些身披国字号战袍的老大哥们一样,都是父母倾其所有供出来的作品。然而,郭嘉璇却再也没有机会在球场上演出了。
不久前,人们还在谈论国青亚洲杯,说中国足球终于有了起色,青训有了后继之人。中国的青训系统以说教著称,选球员时特别注重品德,给人一种这个系统高尚无比的印象。然而,当面对真正的挑战和问题时,再好的品德也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力,就像中国足球的现状一样。
西班牙的诺奖诗人希梅内斯的代表作《悲哀的咏叹调》中有一句话:“我不再回来,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还会把我记起。因为我长久不在此地。”这或许是对郭嘉璇最好的写照。他的离去让人感到深深的悲痛,只有他的挚爱亲朋真正在乎他。然而,在社交媒体上,却鲜有足球圈内的人敢于直面郭嘉璇事件的核心问题。
郭嘉璇曾是拜仁世界队的一员,他的离世引起了国际足球界的广泛关注。拜仁俱乐部官方以及其他国家的媒体都发布了悼念声明。然而,在中国足球界,从国字号到各家俱乐部,再到足球圈内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在郭嘉璇离世后的第一天,却鲜有公开表达的人文关怀。这让人不禁思考,中国足球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有人说,中国足球的病在于场外,在于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就像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一样,病痛不在场上,而在骨髓。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足球本来是可以做到体面的。比如国安俱乐部曾经为一个因病去世的死忠球迷在工体保留了一个永久座位,这样的举动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然而今夜,国足在踢一场事关生死的比赛,却没有看到一点悼郭嘉璇离世的痕迹和元素。这让人感到无比的痛心。
如果郭嘉璇还在世,他也许会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夜/在我月亮千里/灯火家家户户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看过我的球/只有你未曾爱过我/你是我光明球员生涯惟一的阴影。”这样的诗句让人感到无比的心酸和无奈。
最后,让我们以有趣对抗无趣,共同为中国的足球事业加油鼓劲。如果有任何合作意向或建议,请联系:cathyqian@youmatiyu.com。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RIP郭嘉璇愿你在天堂安息!
上一篇:国足败北,小组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