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哈赫下课,穆里尼奥之错,源于选人失误。
很难想象,滕哈赫仅在接手勒沃库森两个月后便接到了下课通知。这令人震惊的变故背后,似乎早有预兆。深思熟虑滕哈赫的离职过程,我发现这场离任仿佛早已埋下了伏笔。
自今年夏天功勋教练阿隆索入主伯纳乌,勒沃库森开始寻找新的主帅。体育经理罗尔费斯的首选其实是法布雷加斯,但法布雷加斯对勒沃库森的帅位兴趣不大,最终罗尔费斯选择了滕哈赫作为替代者。换句话说,滕哈赫并非是勒沃库森新帅的第一人选,而是在第一人选无法就任的情况下,作为备胎上位的。
在这种背景下,滕哈赫执教勒沃库森,新东家对他的支持力度自然会打折扣。尽管勒沃库森在夏窗引援上投入不小,但球队的盈利多于支出,且在滕哈赫极力反对的情况下,送走了球队的关键球员扎卡。这样的操作,或多或少影响了俱乐部整体氛围和球员们对教练的信任度。
当球队在球场上的表现未达预期时,滕哈赫并未得到球员们的全力支持,反而被部分球员指责。例如弗莱肯就公开表示:“教练必须分析一下,球队的状况不对劲。”而队长安德里希则意味深长地指出:“对手在我们面前完成了许多次射门,这些都是我们赛前应该有所准备的。”这样的言论,无疑揭示了教练与球员之间的信任裂痕。
要取得好的成绩,教练不仅需要自身的才能,还需要俱乐部的大力支持以及球员们的全力配合。试想一下,在俱乐部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麾下球员态度直接转向对立面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相信哪位教练能够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然而滕哈赫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直到被解雇后才表示:“俱乐部没有给我时间与信任……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其实早在接手教鞭之前,滕哈赫就已经能够预见到自己在勒沃库森的困境。他不仅不是俱乐部的首选,还不得不在功勋主帅阿隆索的阴影下工作。这两大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注定了他执教之路的艰难。
同样有着“前曼联主帅”履历的穆里尼奥,也曾在选择上犯过类似的错误。当年他接受曼联的邀请时,曼联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然而穆里尼奥却选择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尽管他有着出色的执教能力,但在不利的局面下,他依然未能带领曼联取得理想的成绩。此后他快速转战热刺、罗马、费内巴切等队,但每次的选择都似乎有些匆忙和草率,最终导致了他执教生涯中的多次挫折。
滕哈赫和穆里尼奥的遭遇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失败根源却是相似的——都是选择上的错误。他们都选择了艰难的道路,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不利局面,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因此,承认吧,滕哈赫的下课并非偶然,而是他自己在选择上犯下的错误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