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成笑柄,网友三字评。
近年来,网络流行词“滚!滚!滚!”被频繁用于表达对某些事情或某人的不满和愤怒。而在这其中,针对中国足协的“三连击”更是成为了网友们的共同呼声。这一声声的呼喊,源于中国足协最近发布的一条新规定——要“管理”民间足球。
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他们并不是反对管理,而是担心过度的管理会扼杀掉足球的自由与活力。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中国足协的手伸向某个领域,那里的足球活动往往会立即陷入停滞。
职业联赛在金元政策的横行下变得混乱不堪,一些俱乐部甚至像散伙饭般解散。青训体系里假球横行,少年球员的成长不再专注于球技,而是被“练球不如练关系”的歪风所影响。国家队则因战术混乱和归化球员的“水土不服”而屡屡失利。至于国际大赛的成绩,世界杯和亚洲杯似乎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足协的触手已经伸向了民间足球,这片曾经是人们纯粹热爱足球、自由发挥的天地。在业余时间里,人们或是在野球场上的糙汉们抢夺一个破旧的足球,或是在小区门口的小孩用书包摆出球门,踢到路灯亮起。这里没有商业的KPI,没有赞助商的压力,没有复杂的“战略规划”,只有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和一脚射门后那声“哇哦”的尖叫。这才是中国足球最后一点未被功利污染的“人味儿”和“野性”。
然而,中国足协似乎并不理解这些。他们认为野球场太过混乱,需要注册、需要教练、需要统一队服,一切都需要规范和提升。他们忘记了,足球的本质不是规范,而是自由。从巴西贫民窟走出的贝利,是在垃圾堆旁踢瓶盖踢出的伟大;阿根廷街头少年马拉多纳,是在窄巷里盘带盘出的传奇。这些伟大的诞生,从未靠过“审批”和“备案”。
网友们的“滚”并非不尊重,而是绝望。他们看着一群连职业队都带不明白的人,却要来插手草根足球,这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指挥别人怎么划水,还嫌人家姿势不标准。更为讽刺的是,国足在亚洲比赛中的表现磕磕绊绊,而足协却有精力去琢磨“民间足球注册制度”。他们自己连越南都踢不过,却还有心思操心别人在野球场上是否穿戴护腿板。
人们的不满源于足协缺乏话语权。他们让球迷为国脚输球买单,自己却稳坐办公室;他们要求球员“为国而战”,自己却从不改变。他们没有带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却想管束人们在小区里如何踢野球。
中国足球的希望并不在于足协的红头文件中,而是在孩子们的脚下,在工薪族深夜的汗水中,在一声声“再来一局”的呼喊里。这些火苗脆弱又珍贵,经不起“管理”二字的风吹雨打。因此,我们呼吁足协管好职业联赛,别让俱乐部频繁解散;抓好青训体系,别让好苗子流失;先带领国足走出亚洲,再谈对民间的“指导”。
否则,每当足协发布一条“新规”,网友们的回应只会是一句坚定的“滚”。这不是简单的三个字,而是三记耳光,清脆、响亮。足球是圆的,但足协的手,确实该缩一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