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新星欧洲留洋,中国足球无人出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杨健
孙兴慜离开英超后,越来越多的日韩新星开始在五大联赛崭露头角。从伦敦到洛杉矶,孙兴慜的职业生涯仿佛仍在巅峰,但亚洲旅欧大军中,“孙哥”退潮的迹象已显。金玟哉在拜仁遭遇批评,李刚仁被大巴黎遗忘,黄喜灿因伤沦为替补,富安健洋与久保建英和三笘薰的表现也不如以往抢眼。然而,放眼未来,2025年却可能是亚洲球员的留洋大年。
韩国K1和K2联赛的年轻球员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朴升洙,被誉为“韩国姆巴佩”,加盟纽卡斯尔,他的成长轨迹堪称王钰栋的加强版。尹棹泳则被布莱顿看中,虽暂时不会进入一队,但他的成长方案是借鉴三笘薰的成功经验。而梁民革的加盟热刺,让英超隐隐有了新的希望。
日本留洋则主打“量大管饱”的策略。今夏,J1和J2联赛为欧洲贡献了22张新面孔,是韩国的三倍。高井幸大成为夏窗亚洲球员身价标王,他在欧洲联赛的机会似乎比梁民革更多。日本制造的中后场球员越来越受到欧洲联赛的认可。铃木彩艳在帕尔马站稳脚跟,而更多的日本新星正在路上。
相比之下,中国的留洋之路仍充满挑战。年初,侯永永和吴少聪回流中超,中国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的身影已然消失。尽管王钰栋等年轻球员曾给中国球迷带来希望,但与日韩同龄人的留洋经历相比,他们起跑线上的差距不容忽视。蒯纪闻等国青精英仍在为中超的稳定出场而努力,而日韩球员已经在欧洲联赛中崭露头角。
如今正是亚洲球员旅欧的罕见“风口”。欧洲三大杯赛事规模扩容,为亚洲球员提供了更多出场机会;而财政公平政策也促使球队全球网罗年轻才俊。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新星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比起风险评估,更重要的是球员们的留洋决心。金志树和金旻洙的故事告诉我们,耐心和服从现实是留洋的关键。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比外界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决心和行动。当余嘉豪都能接受低薪前往欧洲打拼时,中国足球和篮球应该更加渴望改变。虽然目前的差距无法一蹴而就,但只要有决心和行动,改变总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总的来说,亚洲球员的留洋大幕已经拉开,日韩的疯狂输出和中国球员的回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只要有决心和勇气,每个球员都有可能在欧洲联赛中闯出一片天地。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亚洲留洋的新时代。
本期编辑 邹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