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中国足球问题在教练,非球员。孩子无活力。
近日,足球小将U11在董路的带领下,成功夺得了“白洋淀杯”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冠军,他们的优异表现令全中国为之振奋。这支队伍在比赛期间一路过关斩将,先后击败了来自老挝、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优秀队伍,展现了中国少年足球的强大实力。
赛后,董路教练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他坦言,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在于缺少天赋异禀的球员,而是在于教育和教练。董路指出,中国足球的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过去二十年的青训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国青队,问题出在教练身上,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董路强调,中国并非没有有天赋的孩子。事实上,外国教练来到中国后都对中国孩子的天赋赞不绝口。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他们。我们还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和突破,这就像一个人穿着西服、马裤和拖鞋,永远都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青训的 teaching 思路过于分散,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向。我们盲目地崇拜国外的训练方法,但同时又坚守着我们最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四不像的状态必须得到改变。教练们必须清楚地告诉孩子们怎么踢球,给他们讲清楚规则和技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董路表示将借鉴日本国家队的成功经验,采用可视化的方式对比赛进行复盘。他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将最近与老挝、加泰联队、日本队等比赛的场景一一还原,并在训练场边展示给队员们看。通过情景复原和重复训练,球员们可以更高效地学习和提高。
董路还表示,要打破传统的中国青训教学方式和方法。他认为,很多教练过于依赖培训班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际比赛中的经验和教训。在他看来,一盘录像就能让他看出球员的踢球方式。他强调,中国青训生产出的球员往往是半成品,有的有技术没身体,有的有身体没技术。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
董路决心引领中国足球走向新的高度,他相信只有通过改革青训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球员。他的理念和行动将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上一篇:中超战报:上港追申花,蓉城升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