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败日本,中路受制,王钰栋伤情反思
国足在面对日本队的比赛中以0-2失利,这场比赛虽然在“计划之内”有一定的预期,但中路被敌人压制的问题依然令人感到失望。对于主帅久尔杰维奇以及未来的继任者而言,解决中路防守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国足与日本队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从之前0-7的惨败就已经暴露出来。然而,在与日本替补队员的比赛中,国足给予了敌人过多的机会,这在中路的失守尤为明显。尽管久尔杰维奇尝试采用双保险策略来应对,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上轮与韩国的比赛中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日本队本场比赛的策略清晰明确,以三中卫为基础,通过中路的渗透打击来制造机会,而两个突击手则在边路提供策应,形成立体性的攻击。森保一对国足的战术把握十分准确,他不仅知道国足的问题所在,还深知其弱点。
在上一场对阵韩国的比赛中,国足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仅中路防守失守严重,还被对方在边路打出高效率的传递。而本场比赛中,日本队依靠田中聪、宇野禅斗等球员在后腰位置上的保证,原大志和佐藤龙之介在中场与前场的衔接,使得国足承受巨大压力。由于国足在对抗中处于下风,日本队打得游刃有余,久尔杰维奇虽在场边指手画脚,但收效甚微。
此外,细古真大作为场上的关键球员,虽然背号是10号,但其实际作用更偏向于回撤,这使得日本队在职责上又多了一个人手。从日本队的进球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后场传递、中路转换、再到细古真大的破门,展现出了迅速、准确且具有森保一风格的进攻方式。
在比赛中,王钰栋等新人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面对中路劣势的情况下,王钰栋本应通过在边路的传递和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来制造空间,但实际上国足无法从中路创造出机会,导致王钰栋的空跑没有太多的价值。这不仅仅是个别球员的问题,整个队伍在战术执行上都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
张玉宁在拿球时大多背身动作,虽然他很拼,但拿到球后往往没有接下来的有效动作。而在后场拿到球后,国足基本上只是选择大脚开出,这使得王钰栋很难与前锋衔接,各自为战的问题成为国足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中场的问题外,后场的蒋圣龙和朱辰杰在本届大赛中的失误也令人不满。他们没有在本职工作上证明自己,导致中路更多地倾斜去帮助他们,进一步削弱了国足的优势。此外,王钰栋的个人体力问题和伤情控制也是需要注意的点。在这两场比赛中,他体力提前耗尽的情况值得关注。对于年轻人来说,合理的训练和比赛安排至关重要,以免出现过度疲劳和伤病的情况。
从一次机会看国足的改进点来看,高天意给到王钰栋的快发是国足整场比赛不多的威胁之一。这个机会其实是国足难题的正解,也是改进的重要方向。因此,无论是谁成为新的主帅,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场的转换和打法。同时,要激活王钰栋等球员的潜力,给他们提升的机会,让他们在证实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国足提升成绩。这是接下来主要的工作方向。
上一篇:铜梁龙胜红狮,李镇全:激战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