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国足问题在决策,非身体技术
6月7日深夜,北京资深媒体人杨天婴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基于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的失利情况以及他个人在北京地区青训工作的调研,发表了一篇长文。他深入地分析了国足比赛表现不佳的原因,并认为这与球员们的决策力息息相关。
在社交媒体上,杨天婴详细地指出,从几场国足出局比赛的观察来看,中国队员在面对亚洲对手的压迫性防守时,常常显得慌乱无章法。他们在防守时出现混乱,进攻时则缺乏清晰的思路。他们频繁地回传和横传,一旦被对手逼抢,就容易丢球。在对手的严密防守下,他们的传球变得磕磕绊绊,前锋队员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进攻机会。
杨天婴进一步质疑,这些问题难道只是这届国家队才出现的吗?难道只有这些球员进了国家队才表现出这样吗?他引用了“急功近利”这个词来形容中国足球的现状,并开始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问道:急功近利是如何导致国足今天的这种表现的呢?
通过几次关于北京青训调研的交流,杨天婴产生了一个深刻的感触。他认为,今天球员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其实正是他们从小青训时期所学习和积累的体现。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东西,其实是从小在青训过程中被灌输和培养的。因此,今天的失败,可以追溯到他们从小接受的训练方式。
在青少年足球培养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足球青训机构、俱乐部和民间机构都以市场化的方式存在。这些青训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需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来扩大影响力。因此,他们在选拔孩子时,更看重的是成绩而非潜力。在孩子阶段,最简单且直接出成绩的方法就是选择那些身材高大、力量强大、技术优秀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孩童时期很容易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从而使得青训机构和孩子本人都得到名声和市场的认可。
然而,足球并不仅仅需要技术和身体。在比赛中,有一种东西叫做“决策力”或“决策”。杨天婴解释说,决策力是在复杂情况下,孩子对于足球场上情况的判断、对于技术的选择以及对于战术的运用。这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在专业训练中逐渐培养的能力。他曾在国安青训部门看过一些视频,其中有些孩子在身体和技术上并无明显优势,但他们能够预判球场变化,提前跑到合适的位置帮助队友解围。这样的孩子在青训中往往被忽视,但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决策力的具体表现在很多欧洲顶级球员身上得到体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因为他们具有较高的决策力。在比赛中,当对手采取逼抢战术时,由于他们的防线球员普遍具有较好的决策力,他们可以通过灵活的跑动和配合绕开对手的逼抢,然后展开反击。
在中国足球中,最大的劣势并非技术和身体上的不足。虽然技术的确需要提高,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决策力的缺失。从小的选拔中,决策力好的球员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机会。相反地,那些身体和技术上具有优势的孩子更容易进入各级国少国青队甚至国家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表现会更好。相反地,他们在比赛中常常因为缺乏正确的决策而失去优势。
杨天婴强调说,“急功近利”正是这种问题的根源所在。很多地方的青训都忽视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决策力的重要性。那些球商更高、球场感知力更好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身体没有优势而早早被淘汰了。这就是急功近利的牺牲品也是当前中国足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最后杨天婴以巴雷西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决策力的重要性。这位身高不高的球员以其出色的球场预判和补位选位享誉世界足坛但如果在过分强调身体力量的足球环境中他可能会被早早淘汰幸运的是他的青训教练更看重他的决策力天赋这才让他得以成名和成功这再次证明了决策力在足球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足球在这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