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热潮,作业易仿。
端午佳节,当全球的足球迷目光聚焦于欧冠决赛之时,“苏超”——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却意外地火出了圈。这一联赛由江苏的13个设区市各派出一支代表队参与,共同角逐足球的荣耀。据媒体报道,自5月10日开赛以来,前两轮的12场比赛场均观众人数高达8798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同期中甲联赛的上座率。
参赛的队伍中,既有职业球员,也有来自个体工商户、大学生和高中生等各阶层的业余球员,这种“你行你上”的参与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而“苏超”之所以能够火爆,与江苏地域文化的推动密不可分。江苏各城市间天然的竞争情结,为这一联赛打下了火热的基石。足球,作为一种强调竞争的运动,但它的火爆并不仅仅依赖于竞争,更多的是背后所代表的城市荣誉感。
“苏超”联赛正是以“全民参与+城市荣誉”的理念为主打,这种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球迷的基础。此外,联赛与消费的巧妙结合也是其火爆的另一个因素。虽然票价较低,但却不乏消费的契机,足球周边的消费效果非常显著。观众们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足球联赛中,强调城市荣誉一直是主流文化。最火爆的比赛永远是德比战,因为这决定了哪支球队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名门正宗”。在职业联赛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俱乐部都试图与当地城市绑定,以此壮大球迷基础。然而,近年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并不稳定,有的俱乐部只是为了达到非足球的目的而参与其中,加之经营不善,导致球队的发展起起伏伏。
相较之下,“苏超”联赛则呈现出另一种生态。因为没有参加顶级联赛的压力和不需要引进球员,其成本相对较低;而主客场单循环较量的方式也使球员和球迷都处于相对轻松的状态。联赛的草根性使得它与城市荣誉更容易建立联系,球员可能就是球迷的朋友,这使得大家关注比赛的热情得到了保障。
至于低票价政策,它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苏超”的票价普遍较低,但这并没有影响周边消费的火热。无论是江苏的“苏超”,还是其他地区的类似联赛,低票价都成为了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同时,低票价政策也促进了足球周边的消费,为当地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都需要扩大其群众基础。“苏超”的火爆表明,这种具有地域特色和球迷基础的赛事,不仅对足球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也为提高人气、扩大消费提供了新的可能。考虑到这种赛事组织的相对简单性,其他地方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轻松“抄作业”,共同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