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最职业球队!

24直播网 2025-08-27 08:51:00 575

好久没谈及CBA了,今天就来详细说说大家口中的“黄埔军校”或“超市”——广州龙狮。

陈盈骏、祝铭震、李炎哲等优秀球员都是在广州龙狮的体系内成长并展现出自己的价值,随后被交易到其他球队,换取资源。这样的操作在职业体育中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接下来,广州龙狮很有可能还会进行大交易,这是他们为了适应职业联赛的生存法则。

不仅仅是陈盈骏等人,北大的郭凯、民航的贾明儒等大学生选秀球员也在广州龙狮成名后被交易到其他球队,并获得了不小的合同。这样的操作自然会引起外界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对CBA有着深厚情感的球迷们。他们可能会不解:好好的,怎么就“拆家”了呢?

然而,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职业俱乐部本质上是一个商业实体,盈利是其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职业体育中,俱乐部的运营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商业化的运作。

回顾广州恒大解散时的讨论,我曾问过:我们的职业体育能否让俱乐部的老板赚到钱?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CBA中,许多球队仍然需要依赖地方政府或国企的输血来维持运营。他们更多地承担了品牌宣传、政商关系或社会责任等功能,而非追求盈利。

在这种背景下,广州龙狮选择降本增效、交易主力球员以求生存的做法,是职业体育中一种合理的生存策略。他们需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而他们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

商业体育的高度发达使得活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球队都像上海久事、北京的两支国企球队那样烧钱,也不能要求他们像东莞队那样仅仅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运营。在广东地区,球迷的归属感更多还是宏远等传统强队,但就连这些球队的球市也下来了。所以,小球队必须思考走自己的路。

广州龙狮的“培养—锻炼—合理变现”的循环是在当前财政环境下民营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他们既保障了球员的发展通道,又维持了俱乐部运营的相对健康。这就是资源受限下的生存智慧。欧洲许多职业队都是这样操作的,这就是中小俱乐部的生存规则。

看到一条联赛评论,我是非常认同的:如果CBA的20支球队都能像广州龙狮一样尽可能地实现收支平衡,那么联赛和中国篮球都一定会更加良性发展。年轻的球员是愿意来广州的,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是一个可以展现自己才华、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目前,广州龙狮阵中还有不少年轻天赋正在培养中,比如管子煜等球员。他们这支俱乐部在资本运作和人才流动性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走在CBA的最前面。联赛很需要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希望球迷们能够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上一篇:中国女篮集训,张子宇因高反缺席,18岁篮板王亮相。

下一篇:掘金戈登赛季数据对比,AG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