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亚洲杯总结:技战提升,精气神显,中国队重回正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冯子涵报道,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展现出了久违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据新华社报道,在8月18日凌晨的男篮亚洲杯决赛中,胡明轩在比赛的最后一秒投出的三分球未能入框,定格了比赛结果在89:90,仅以微小的差距输给了卫冕冠军澳大利亚队。中国男篮虽然只获得了银牌,但他们在比赛中所展现出的技战术进步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其价值远超金牌。
经过长达十年的历程,中国男篮自2015年长沙亚锦赛夺冠后,遭遇了落选赛连续失利、亚洲杯多次止步八强以及杭州亚运会未能进入决赛等困境。回顾这一路走来,人们常常会提及“跟不上世界篮球潮流”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速度不够快、挡拆进攻缺乏威胁、三分球出手比重偏低且命中率不高,这导致了进攻效率的低下。
然而,在本届亚洲杯上,中国男篮有了显著的改变。六场比赛下来,中国队场均得分高达91.5分,位列赛事第三,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三分球方面,中国队场均出手26.3次,能够命中10.5个,命中率达到了39.9%,位居赛事首位。此外,在罚球方面,中国队场均22次出手能够命中17.7个,命中率高达80.3%,是唯一一个命中率超过八成的球队。这些数据不会说谎,它们见证了中国男篮通过科学训练所取得的进步。
在集训前的系统规划与科学定量的锤炼下,队员们的肌肉在高压赛场上仍能精准记忆。当进攻的脉络被打通时,队员们的防守也更加投入,这促使中国男篮在场上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悄然蜕变。队长赵睿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这种全员皆兵的风格在本届赛事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这种比赛气质的背后更闪耀着团结的光辉。不仅仅是场上的12名球员,包括教练团队、视频分析团队等整个中国男篮大家庭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凝聚力”。在决赛前的上午,由于时间紧张无法前往场馆训练,教练组在酒店大厅用胶布贴出临时球场,球员们就在这方寸之间演练战术。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共同为胜利努力。
当然,虽然只差1分就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了中国男篮的不足。例如在身体条件方面,队伍的篮板球数量并不理想,平均每场只有39.2个,排名第十,比澳大利亚队少了近10个。在面对联防时,中国队仍缺乏足够的突破能力和经验。然而,这并不是无法弥补的硬伤,中国男篮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当球员们带着亚洲杯的感悟回到训练场时,当团结的力量继续凝聚时,中国篮球的未来将在拼搏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