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被制服,场均15+5难敌心高,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在NBA的夏季转会市场中,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面悄然展开。原本人们期待的主角扬尼斯-阿德托昆博,这位超级巨星并未成为焦点,反而是一直以来并不被广泛关注的乔纳森-库明加成为了新闻的焦点。
库明加,是那种典型的“点燃队”球员。他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惊人的运动能力,但球商和战术素养却有待提高。然而,上赛季他的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常规赛中场均能贡献15.3分、4.6篮板和2.2助攻的不错数据,尽管季后赛初期并未得到太多机会,但在森林狼系列赛中因库里受伤而意外获得出场机会,并实现了反弹。
然而,在这个崇尚全能型球员的年代,场均15分加一些辅助功能的球员并不稀缺。市场上的球员中,这样的类型并不少,远未达到稀有或珍贵的程度。因此,当库明加上个夏天坚持不愿提前续约并追求顶薪合同时,他的这一倔强最终化为泡影。他与勇士队对于自身价值的认知存在明显差距。
库明加及其团队坚持要求3000万美元的年薪,但勇士队最终只给出了两年总计4500万美元的报价。对于这一报价,库明加既不接受也不还价,选择以沉默的方式回应。这种沉默已经让勇士队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勇士队的处境颇为尴尬。一方面,市场上对于库明加的兴趣并不算太大,除了国王和太阳的两份明显缺乏诚意的报价外,并无太多实质性的追求者;另一方面,篮网这个手握薪资空间的大队却在静观其变。他们最多能为库明加提供高达1.66亿美元的四年合同。只要勇士队敢用中产合同签约其他球员,他们的报价就可能触发硬工资帽,导致给库明加的报价只能维持在3200万美元以下。届时,篮网只需多出一块钱,就能轻松抢走库明加。而且,篮网甚至还能利用鸟权续约其他球员。
勇士队陷入这样的被动境地,实属咎由自取。从一开始的续约决策开始,他们就应考虑到库明加与功勋派球员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他与主教练科尔之间已经公开化的矛盾。他们原本有更多机会通过交易避免损失,却依然对库明加的潜力抱有幻想。他们希望他能效仿老一辈勇士球员的奉献精神,主动降薪。然而,正是这种天真导致了他们一再失去主动权。
当7月14日勇士队错过撤回790万资质报价的最后期限后,库明加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考虑自己的未来。他可以选择接受短约或长约,也可以选择完全拒绝所有报价。如果选择短约,他必须在两年内证明自己,并在未来与字母哥等巨星竞争球员市场的曝光度;如果选择长约但拒绝降薪,他可能将面临被雪藏的命运。这些年签了资质报价并打出名堂的球员寥寥无几,反面例子却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的想法不够团队化?谁的选择显得过于没有人情味?在这个买卖不成的转会市场中,双方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微妙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