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困境:巧妇难炊,郭士强难题难解。
中国男篮的14人大名单已经正式公布,尽管上海地区遭遇了台风的干扰,国家队依然按照既定计划启程前往沙特阿拉伯吉达,为即将到来的男篮亚洲杯做着积极的备战。然而,从名单上看,内线的缺失,尤其是杨瀚森和周琦的缺席,使得中国男篮在阵容配置上明显处于下风。对于周琦的缺席,更是让人感到惋惜。
在最近的一场对阵波黑男篮的热身赛中,中国男篮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媒体人别跑刚背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除了频繁的失误外,更令人担忧的是男篮在技战术细节上的不足。执行不到位,才导致如此多的失误,给了对手太多机会。目前的人员配置下,这些问题难以解决,希望男篮在出发前能重新审视并调整策略。”
在比赛中,对手一旦认真对待,中国男篮的技战术水平便显露出诸多漏洞。挡拆、停球、再挡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而外线接球投篮的机会也寥寥无几。由于缺乏出色的进攻发起点,球队频繁出现失误,这无疑为对手提供了大量的反击机会,有时甚至导致球员们在短时间内信心崩溃。
即便教练布置了精妙的战术,但若球员们无法有效执行,那么这些战术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进攻机会的创造以及终结得分的把握上,中国男篮都存在不小的问题。这不禁让人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或许是目前主教练郭士强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在最后一场热身赛中,最后三分钟的比赛简直是到了关键时刻的“图穷匕见”。对手一加强防守强度,后卫线便无法顺畅地传递球权,而锋线也无法有效地处理球权。这样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难受,似乎陷入了最黑暗的时刻。
当前的中国男篮阵容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一号位球员。胡明轩、廖三宁、程帅鹏等持球者除了强行冲击内线外,其他方面的表现确实不够出色。他们缺乏传球能力和摆脱防守的能力,更无法为内线提供有效的支持。
面对这样的问题,郭士强指导在战术安排上确实需要做出调整。例如,可以尝试让徐杰与胡金秋搭档,而不是让廖三宁、胡明轩等人顶替一号位的位置。只有给予徐杰足够的信任和机会,才能激发其潜能,从而解决中国男篮在组织方面的短板问题。否则,到了正式比赛时,我们依然会看到大量的失误,而对手则不会与我们开玩笑。
当然,如果赵继伟、周琦、杨瀚森等人在队中,郭士强的战术选择将更加丰富,也不至于在排兵布阵时如此捉襟见肘。因此,期待中国男篮能够及时调整状态,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亚洲杯比赛。